書名 | 作者 | 簡介 |
---|---|---|
什么是國學? |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論語·子路》)研習“國學”,首先需要弄清“國學”的概念。雖然“國學”的定義在學術界還存在著爭議,但我們可以取大多數人認可的說法,給出一個基本的定義。在大致明了“國學”定義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進一步研討“國學”的研究對象、“國學”的學科構建等等問題。研究“國學”的意義 | |
100句國學經典名句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劉備語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壞 | |
國學與人生 | 文化以理念為核心,理念使人安身立命。國學承先啟后,發揚完整而根本的理念。儒家、道家的智慧對現代人生多所啟迪。談到文化,我們常說「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并對此覺得欣慰與自豪。但是談到這個文化帶給我們什么,恐怕就不易說清楚了。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禮物,禮物太多太雜,就需要一番分辨撿擇的功夫了。在進行介紹國學之前,不妨先就「文化」一詞作個說明。一, 文化的四特色與三層次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全部,意即有人類才有文化。我們由此可以界定文化的四點特色:(一)異于自然。自然是指天地萬物,依規律而運行。在《易經》中,坤卦代表生 | |
試述孔子的仁學思想 | 儒家的仁愛思想是儒家思想最為重要的內容??鬃?quot;仁愛"思想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仁",原本指對人親善或持有一種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發揮成了一種學說、一種哲學觀。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礎上的家國同構,是在農業文明為主的時代以家族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家天下。與這種家天下的譜系結構相平行的精神紐線是孔子的一系列與之相匹配的仁學思想。這個仁學思想的核心是"仁",從這個核心出發,是孔子的 | |
《禮記》簡介 |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抖Y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 | |
《清史稿》左宗棠 |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父觀瀾,廩生,有學行。宗棠,道光十二年①舉人,三試禮部不第,遂絕意仕進,究心輿地、兵法。喜為壯語驚眾,名在公卿間。嘗以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亟稱之,謂橫覽九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年且四十,顧謂所親曰:“非夢卜復求,殆無幸矣!”咸豐②初,廣西盜起,張亮基巡撫湖南,禮辟不就。林翼敦勸之,乃出。敘守長沙功,由知縣擢同知直隸州。亮基移撫山東,宗棠歸隱梓木洞。駱秉章至湖南,復以計劫之出佐軍幕,倚之如左右手。僚屬白事,輒問:“季高先生云何?&rdq | |
胡適:最聰明的做人之道,是讓人對你放心。 | 在近代中國,有一個特別了不起的人物,名叫胡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社會,有一句極為出名的流行語。就是“我的朋友胡適之”。當時,“上至總統、主席,下至企臺、司廚、販夫、走卒、擔菜、賣漿一一行列之中都有胡適之的朋友”。和胡適相處過的人,無論觀念有何差異、是何身份,都對胡適交口稱贊,就連見誰罵誰的李敖對胡適也甚是服氣。而這一切,都源于胡適本人高明的做人之道。跟胡適往來的人,都覺得胡適厚道、靠譜,他做事,大家都覺得放心、舒服。而大家對你放心,是對一個人修養的最 | |
曾國藩:人才都是熬出來的,本事都是逼出來的 | 1. 成功都是熬出來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熬出來的。成功的人懂得熬,所以成功;失敗的人只會逃避困難,必然失敗。為什么用熬?因為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得承受,普通人需要別人理解安慰勵,但你沒有,普通人用對抗消極指責來發泄情緒,但你必須看到愛和光。在任何事情上學會轉化消化,普通人需要一個肩膀在脆弱的時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別人依靠的肩膀。小時候的曾國藩和所有孩子一樣,并非天資聰穎,其智力甚至可以說是中下水平。曾國藩與同時代的俊杰比起來也確是差了一大截,小他1歲的左宗棠,14歲參加湘陰縣試,名列第一。 | |
跟道家學大氣,跟佛家學靜氣,跟儒家學正氣 | 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氣,所謂元氣;中國人最重視的精神之一,也是氣,所謂人活一口氣。養氣,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修養工夫。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大家,也無一不著力于養氣工夫。主要養的氣雖有差異,卻都是根本之氣,源頭之氣。養好這三氣,靜可守一心之妙,動可達天地之奧,行可成中正之道,乃成大人。跟道家學大氣道家的特質,就是“大”,眼界大,氣象更大,直至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這種眼界與氣象來自何處?來自將眼光投向天與地,將洞察直抵道與氣。合之,才有了內斂其內的大道,與顯明其外的大氣。于是老子才 | |
遇過的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 所見大則所志大,所志大則所學大。曾國藩有這樣一句名言:“謀大事者首重格局。”什么叫格局?格是內心的位置,局是外在的局面。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和體現出來的外在狀態。大格局是一種智慧,大智若愚;大格局是一種境界,大勇若怯;大格局是一種深度,大音希聲;大格局是一種品性,大巧若拙;大格局是一種姿態,大象無形。決定格局最重要的一點,是視野。當我們在二樓的時候,看到的會是滿地的垃圾;而在二十二樓的時候,會將滿城的風景,盡收眼底。不同的樓層,就會有不同的視野和心態。人也一樣,當我們邁入 | |
讀了《禮記》這10句,才知道什么是“會說話” | 說話是一門藝術。智者慎言,言由心生,該說則說,適時而言。懂得說話的人,左右逢源,不得失任何一人,是人人都想結交的朋友。1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抖Y記·表記》【譯文】君子在別人面前舉止應慎重,容言要端莊,不要說錯話和說不該說的話?!靖形颉繉θ瞬灰f不該說的活,也不要作不該作的事。事情的成敗得失,很多時候取決于說話之人能否在適當的場合說出適當的話。2公事不私議?!抖Y記·曲禮下》【譯文】不私下議論公事?!靖形颉坑锌诓灰运窖?,公事當公議、公辦,如果私下 | |
左宗棠: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 | 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圖,如果說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綿延的山脈;如果說計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誠就是澎湃的大海;如果說強勢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1-精明不如厚道《老子》中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都t樓夢》中寶玉至太虛幻境看見一首形容王熙鳳的曲子,“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做人不必太精明,太會算計的人,往往會失去很多東西。人不能總想占小便宜,總想自己的利 | |
易經64卦,64種智慧,64種境界! | 1.乾——吉人自有天相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間世事的吉兇聯系起來,是古人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2坤——貼近大地的胸懷大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基。它雖然沒有上天那么高高在上、神圣而神秘,卻讓人感到實在、親切。3.屯zhūn——人間路難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地神靈固然可以成為精神上的支撐和鼓舞,而擺脫困境的難題, 卻必須由人們憑借自己的努力來解答。4.蒙——誠信得神佑“精誠所至,金石 | |
古訓:多與高人來往,勤與能人共事,樂與眾人分享,常與親人相伴 | 多與高人來往《荀子》中說:“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意思是說,學習沒有比親近高人、良師更便捷的了?!抖Y經》《樂經》有法度但疏略難解;《詩經》《尚書》古樸但遠離現實;《春秋》簡略但不夠周詳;仿效良師學習君子學問,既崇高又全面,還可以通達世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與高人往來,能讓我們的修行之路更加順暢。有時候,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作者的意思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可能就會走樣。這 | |
150條歷史典故,讀懂大半個中國! | 1、大約四千七百多年前,軒轅(即黃帝)聯合炎帝戰勝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虜被稱為“黎民”,之后黃帝打敗炎帝族,成為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后人將黃帝譽為華夏族的祖先,因為黃帝和炎帝是近親,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又稱為“炎黃子孫”。2、堯是黃帝以后比較著名部落聯盟首領,堯去世后,舜建議把帝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諸侯不拜丹朱卻拜舜,推舜為帝。這種讓位,歷史上稱為“禪讓”。3、鯀(gun)的兒子禹采取“開、通、疏、鑿、引&r | |
王陽明:情緒不好,是智慧不夠 | 改變情緒的最好方式,不是調整適應,而是升級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世界,如同物質環境一樣,東西多了,其它的便不容易進來。而且人的意識有這么個特點:意識同那個層次的物質相結合,便會強化哪個層次的功能。一句話,你被什么占領,你便可能成為什么。你讓光明充滿自己,陰暗、狹隘的東西自然進不來,你便會成為光明本身。盡管一生坎坷,王陽明始終堅持升級自己的情緒。即使在環境最為惡劣的龍場,九死一生,王陽明仍保持了積極光明的人生態度,終成龍場悟道!王陽明自己說:“我來龍場兩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 | |
從先秦到晚清的告白 | 先秦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越人歌》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國風·周南<關雎>》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國風·衛風<木瓜>》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國風·邶風<擊鼓>》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國風&am | |
高山仰止,致敬中華10大師德 | 1因材施教優秀的老師,會針對孩子不同的天賦秉性,進行不同的教育??鬃拥膶W生子路脾氣暴躁,所以孔子告誡他三思后行;而冉有性格柔弱,經常猶豫不決,孔子就鼓勵他臨事果斷。好的老師不搞一刀切,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孩子可以揚長避短,獲得最好的發展。2言傳身教“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的教育就是樹立榜樣,而不是一味說教。曾子殺豬的故事家喻戶曉,就是因為曾子懂得,想要教育孩子,就必須以身作則。3有教無類孔 | |
五四最經典30句話: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1919年5月4日,爆發了“五四運動”,對中國近現代影響深遠。而五四不僅僅是一場運動,更是一個時代,是一種精神。五四精神和核心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今天是2018年5月4日,小編為大家編選了五四時代的經典語錄,讓我們重溫五四精神。陳寅恪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于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一、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 | |
話有三不說,事有三不做,人有三不交 | 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01.話有三不說1. 揭人之短的話不要說?!恫烁T》:“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此三者可以養德,亦可遠害。”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不要攻人短處,揭人瘡疤。揭人瘡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人活一生,是以尊嚴立于世。“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每一個人都有尊嚴,都好面子,所以在生活中,不要揭人短處、言人隱私。2. 標榜自己的話不要說。別人稱贊叫口碑,自我標榜叫吹噓。“天不言自高,地不 | |
曾國藩40種大智慧,指引當下人生的40味奇藥! | 曾國藩,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進入仕途后十年七遷,連升十級,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成為整個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惡劣、劇變的政治環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時獲得清廷國葬的最高優待??疾煸鴩囊簧?,基本達到了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最高追求,雖然因鎮壓太平天國而存在爭論,卻已堪稱圓滿。有人說“中國的圣人只有兩個半”,孔子和王陽明是其中兩個,曾國藩則是那半個。正是因為如此,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特別重視 | |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 在家庭中, 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在父愛中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安全感、自信陽光、敢于嘗試、敢于突破,有著更高的上限。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飛多遠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在12歲之前,往往會把父親當做自己的偶像。孩子對父親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把父親當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孩子會下意識的去模仿父親的行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后,會努力去抵達或者超越父親的高度。曾國藩之子曾紀澤就是一個例子,曾紀澤以父親為榜樣,為人處世、做官做事都向父親學習。其后入朝為官,在政治事務中表現出不亞于其父親的 | |
王陽明40種人生大智慧,一口氣讀完心學精華! |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
梁啟超10句話,9個子女皆成大才! |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同時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他有九個子女,個個了得。長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啟禮三人均為中國院士,三子梁思忠是畢業于西點軍校的國民黨軍官,四子梁思達是畢業于南開大學的經濟研究者,長女梁思順為詩詞研究專家,次女梁思莊為著名圖書館學家,三女梁思懿為社會活動家,四女梁思寧是新四軍早期革命者。小編為大家選擇梁啟超家書中的十句話,分享梁啟超的教子經。01莫問收獲,但問耕耘“至于將來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當然還是以天才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 | |
關于四大名著的書評很多,但將四大名著糅合在一起評的卻少。此文頗有新意和見地,尤其開篇的對比評述,言簡意賅,思之有理。01. 總結與感慨。三國寫了一個大時代,水滸寫了一幫大英雄,紅樓寫了一個大家族,西游寫了一伙大妖怪。三國玩的是心計,水滸玩的義氣,紅樓玩的感情,西游玩的是感性。三國在國,治國,興國,安國,喪國。水滸在氣,勇氣,義氣,豪氣,霸氣。紅樓在情,親情,愛情,宦情,民情。西游在趣,情趣,游趣,野趣,妖趣。 02. 細分區別。三國寫了一次變革,水滸寫了一次沖動,紅樓寫了一場戀愛,西游寫了一次旅游。所謂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