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作者 | 簡介 |
---|---|---|
老君變化無極經 | 佚名 | 老君變化無極經,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應為南北朝天師道徒所作。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經為七言韻文,首先贊頌老君之道合乎自然,學道者當修身潔己,慎勿貪淫。其次敘述老君變化易形,西化胡人;西漢時化名李弘降世,于蜀郡傳道張陵,設二十四治等神奇故事。又稱老君歷觀弱水、南蠻、遼東、東海等地,又縱觀歷代帝王之世,皆有種種災難。唯清忠謙卑,抱樸守素,服食神丹,知陰陽之道,方能根深久固,長生升天。此經內容與《老子變化經》、《老子化胡經》、《三天內解經》等早期天師道經典相似。 |
九天上圣秘傳金符經 | 佚名 | 九天上圣秘傳金符經,撰人不詳,似出于宋元間。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經為選擇日辰吉兇之書,內容可分三部分:第一《金符經》,言觀星擇日之術。謂天有九星(即妖星、或星、禾刀、煞貢、直星、卜木、角已、人專、立早),輪流值日。凡人家有起造、婚喪、遷徙、祭祀、出行等事,須慎擇日辰,如遇吉星當值則萬事如意,遇兇星則家破人亡。書中依六十甲子順序排列每年十二月日歷,標明每日當值星宿名稱及所主吉兇。世人有事可查看日歷,推算吉兇。 第二《諸葛先生萬年出行圖》,傳為諸葛孔明所傳。此圖共三幅,皆為圓形日歷表,標明一年十二月每日吉兇。人家行事可依此圖選擇吉日,回避兇煞之時。 第三,此書末雜抄短文數條,皆與推算日辰吉兇有關。 |
靜余玄問 | 白玉蟾 | 靜余玄問,南宋白玉蟾撰述,弟子彭耜等編集。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書為白玉蟾與其弟子彭耜、留元長等人論道語錄,內容龐雜。大致有以下幾類:第一論修道,認為修道者「其跡同于人,其心異于人」,應和光同塵,不必自異于人。又稱「先學無心,次學忘形」;「心死方得神活,魄滅然后魂昌」。 第二論金丹,認為修丹口訣第一是要聚氣凝神,「常常握固即聚氣,念念守嘿即凝神」。又稱「萬神常凝謂之靈,一氣不散謂之寶」;「金丹即靈寶,靈寶即金丹」。 第三論述嘉定六年翠虛子陳楠入水尸解之事。第四辨證經典術語,如認為三界應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或指天界、地界、空界,不應以上、中、下或天、地、水為三界。 |
護國嘉濟江東王靈簽 | 佚名 | 護國嘉濟江東王靈簽,原不題撰人。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編首載明洪武辛亥年(1371年)國子司業宋濂撰〈贛州圣濟廟靈跡碑〉稱:秦人石固自漢高祖以來,迄元末明初,屢顯神異,救濟民眾,消弭兵禍。歷代帝王官吏因石固有靈驗,遂為之建廟奉祀,加封尊號?!杆螌殤c間(1225-1227年)莆田傅燁為贛縣東尉。艷神之為,撰為繇辭百章,俾人占之」。據此,本書簽文當為南宋傅燁所撰,而明代道士又以之與宋濂碑文合編為一。書中載靈簽一百條。每條有七言四句簽詩一首,并附四言一首、三言一首,解答簽文所示吉兇禍福。 |
元始天尊說太古經注 | 長筌子 | 元始天尊說太古經注,金末元初全真派道士長筌子注。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此書是《太古經》注本。原經約出于唐宋間,分作三章,論述修真養性之道。認為無動無為是萬物之本,不視不聽是謂太玄。修道者養其真火,固其真水,則可長生。經云:「長生之道,不視不聽,不華不榮,積精全神。寂寞無為,乃得道矣」。是為經文旨要。長筌子注文主要發揮全真道內丹心性修煉,主張修道者應抱元守一,清凈無為,積精全神。其說與經文大旨相符?!墩y道藏》另有長筌子《太上赤文洞古經注》一卷,其內容與本書大致相同,但文字略有不同,蓋系同書之不同版本。 |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注 | 衛琪 |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注,元朝道士衛琪注。書成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1)。十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全書前二卷為論,后八卷為經文和注釋。作者立論注經,皆不取原經勸善度人之宗旨,而博采儒釋道三家之說,「本之以道學性理,參之以丹訣禪機」,重在述內丹易學原理。注文稱:「文昌乃一部《周易》也」;「大洞即易太極也」。認為《文昌大洞仙經》之宗旨,「即自己金丹之道」。此說與經文本意大相逕庭。 |
呂祖志 | 佚名 | 呂祖志,編者不詳。約出于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六卷,收入《萬歷續道藏》。此書匯輯呂祖(即呂洞賓)之傳記師承、丹法源流、顯道靈跡及詩詞雜著等資料。全書分三部分。首列三幅圖像,即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像、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像、純陽呂祖本來面目圖。其次為事跡志,包括真人本傳、真人自記、枕中記、神通變化、更名顯化、晉謁儒門、經游寺觀、市廛混跡、廟堂赴會、丹藥濟人、因緣會遇等節,共記事近九十條。其三為藝文志,共收入各類詩詞歌曲約二百五十首。大多記述呂洞賓出生家世,得道經過,丹法淵源,顯化靈跡,隨緣度人等。書中保留部分歷史資料,但大多為神話傳說。 |
老子翼[道藏本] | 焦竑 | 六卷,正統道藏,老子翼,明朝焦竑編撰?!端膸焯嵋分涀魅?。收入《萬歷續道藏》。此書系《老子》之集注,匯輯韓非、嚴君平、河上公、王弼、鳩摩羅什、傅奕、李約、司馬光、蘇子由、王雱、陳景元、林希逸、杜道堅等六十四家注解,并援引《詩經》、《左傳》、《管子》、《莊子》等古籍數十種,而以焦竑自撰《筆乘》之文附于章末。作者認為《老子》一書之要旨在「明無為」,即以有證無也。正文之后有《附錄》一卷,輯錄有關老子之傳記,軼事及諸家評述,凡六十五則。又有《考異》一卷,考訂《老子》版本文字異同。全書博觀約取,采摭豐富,為研究老學之要籍。 |
北斗九皇隱諱經 | 佚名 | 《北斗九皇隱諱經》,撰人不詳。從內容看,當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之手。一卷,收入《萬歷續道藏》。此經敘述存思北斗九星玉皇神君之法。書中列舉北斗九星及其神靈之姓名、形相、官位、職司、治所。所謂九星即第一天樞星,陽明星之魂精;第二天璇星,陰精星之魂神;第三天機星,真人星之魄精;第四天權星,玄冥星之魄精;第五玉衡星,丹元暈之魄靈;第六開陽星,北極星之魄靈;第七搖光星,天關星之魂精大明,第八洞明星,輔星之魄精陽明;第九隱元星,弼星之魂明空靈。以上九星各有神主,分別為第一至第九玉皇君,皆上總九天上真,中統五岳飛仙,下領學仙之人。修道者常存念此九皇君名號、形象,告請福祿壽,制服兇逆災,皆可如愿。本篇所載道法,與《上清河圖寶箓》相似。 |
洪恩靈濟真君靈簽 | 佚名 | 洪恩靈濟真君靈簽,撰人不詳?!负槎黛`濟真君」即五代南唐道士徐知證、徐知諤兄弟,明永樂中受封真君之號,故是書當出于明代。原書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書中載簽詩五十三首,皆為七言絕句。如第一簽云:「上吉。龍韜豹略韞奇謀,若遇明時即獻籌。世道風波多勇猛,好從靜處細沉浮?!?/p> |
海瓊問道集 | 白玉蟾 | 海瓊問道集,南宋白玉蟾撰,弟子留元長編集。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書是白玉蟾于嘉定十年(1217)傳授留元長。全書收錄白氏散文和詩賦八篇。其中《龍虎賦》、《烏兔經》、《玄關顯秘論》、《金液大還丹賦》、《金液大還丹詩》、《道閫元樞歌》等篇,分別闡述修煉內丹之理論和功法要訣?!逗-偩[山文》、《常寂光國記》二篇。前者闡述隱居山林逸趣,后者記述游歷「大慧明天常寂光國」之經歷與見聞感受。常寂光國是作者虛構之理想國境。 |
海瓊白真人語錄 | 彭耜 | 內丹術著作。宋彭耜編,四卷。本書為編末有彭耜淳祐辛亥 (1251年) 年后記。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歲丁丑)。白玉蟾游歷江南,在平江(今蘇州)、常州、廬山、武夷山以及彭耜家鄉泉州等地講道游覽時,弟子彭耜等人記其此間語錄、詩詞、雜文、書扎等匯輯而成。卷一題紫壺道士謝顯道編,記白玉蟾與弟子彭耜、留元長等相互問等,講論道法,后載表奏一篇、游覽及題贈友人詩詞四十余首; 卷二 《鶴林法語》,題門弟子福州天慶觀管轄兼都道正紫光林伯謙等編,記白玉蟾在彭耜家為其父舉行黃箓齋醮事,錄有白玉蟾、彭耜、林伯謙等互相問答語;卷三前半部分包括《武夷升堂》、《常州清醮升堂》、《廬士升堂》、《平江鶴會升堂》四篇,題門人煙壺葉古熙等錄,記白玉蟾在各地升堂講道事;后半部分題門人紫璚子趙收夫錄,包括《東樓小參》、《冬至小參》兩短文及《西林入室》、《西林駕造鐘樓普說》詠西林禪寺兩詩歌;卷四載白玉蟾與其師陳楠詩文數篇及與彭耜書扎數則。 |
陰符經三皇玉訣 | 佚名 | 三卷。原題軒轅黃帝制。此書卷首有《序》,稱軒轅黃帝于大山石匣中得“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訣陰符經》”,取出開看,盡為天文篆書,三百余字,分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黃帝與百官議此經,皆不明經義,乃問于崆峒山廣成子與峨嵋山天真皇人,故是書以問答形式,即先由黃帝就經文發問,再由廣成子與天真皇人解答?!蛾幏浫视裨E》文中解 “陰符”二字,不外唐李筌之言。其釋“上有神仙抱一之道”,是“太一舍真之炁”、“虛無煉神之道”。稱“中有富國安民之法”,為養炁、保神、煉真精成金丹之道。謂“下有強兵戰勝之術”,乃“真炁戰勝陰氣”,使精炁化為純陽而不泄于外??偲湟?在于闡釋煉養精炁、修成金丹以求長生之道。后世有學者批評其書“辭旨鄙淺”,其《序》“文尤謬陋”,又據金代明昌年間(1191)范懌曾引此書(見劉處玄《黃帝陰符經注序》),疑其為北宋人偽作?,F存明《道藏》本、清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于道家類存目。 |
學仙辨真訣 | 張無夢 | 學仙辨真訣,原不題撰人?!端问?藝文志》著錄張無夢《學仙辨真訣》一卷,當即此書。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張無夢乃北宋初華山派道士,陳摶弟子,通內丹之學。本書分、〈辨真〉、〈辨寶〉、〈辨水銀〉、〈辨汞〉、〈通辨〉五篇,末附〈子母歌〉。各篇就丹經中常用之金、鉛、汞、水銀等名詞。引述《參同契》、《金碧經》等道書,辨明其含義。認為煉丹者當據天地變化之道,合三為一,修情合性,以達到歸根復樸,返魂還元,從有為返于無為。 |
悟真篇注釋 | 翁葆光 | 悟真篇注釋,原題「象川無名子翁淵明注」。淵明即南宋道士翁葆光。原書三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按翁氏《悟真篇注》,另有元人戴起宗《悟真篇注疏》本。此本所載《悟真篇》之詩詞篇數及前后排列次序皆與《注疏》本有所不同,翁氏注文及序文之文字亦多刪省竄亂,較戴本為劣。 |
無上赤文洞古真經注 | 李道純 | 無上赤文洞古真經注,元初全真道士李道純注。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此書為《赤文洞古經》注本,其經文與長筌子注本相同。李氏注文兼采儒釋道三家之說,先分句注經,然后概述各章要旨。注文曰:「向不動中動,無為中為,內忘形體,外忘聲色,養其無象,守其無體,全其本真。超出虛無之外,是為最上一乘,無上可上,故日無上?!褂衷疲骸副П練w根,人乎無間,則空炁煥然,塞乎天地,光明普照,故日赤文」又云:「忘目泯耳,收視反聽……名為照了,始達妙音,洞觀無礙,以知古始也,故日洞古?!褂衷唬骸钢痹焯摕o之真境,同游元始之先天,故曰真經?!挂陨辖忉尳浳臉祟},即全篇要旨。 |
五顯靈觀大帝燈儀 | 佚名 | 五顯靈觀大帝燈儀,撰人不詳。約出于元末明初。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威儀類。此篇為道教燈儀之一。行道者燃燈供奉五顯靈官大帝,禮贊啟告,祈求消災降福。所謂五顯靈官大帝,即都天威猛大元帥顯聰昭應孚仁廣濟王、橫天都部大元帥顯明昭烈孚義廣佑王、通天金目大元帥顯正昭順孚智廣惠王、飛天風火大元帥顯直昭佑孚信廣澤王、丹天降魔大元帥顯德昭利孚愛廣成王。此五神又稱五通之神,據稱其威力廣行于三界,慈悲普度眾生。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 張志聰 | 又名《素問集注》。醫經類著作。清張志聰(1610—1674)著。九卷。志聰字隱庵,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世代醫家,師事張子卿學醫,業醫數十年,在杭州胥山建“侶山堂”,聚同道者講論醫學,攻研古典醫籍,辨其是非,從學者甚多。張氏醫理宗《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撰有《素問集注》、《靈樞經集注》、《傷寒論集注》、《侶山堂類辨》、《本草崇原》等。著書必守經法,有尊經思想。注釋《內經》“惟求經義通明,不尚訓詁詳切”(《素問集注紀要》)。本書刊于康熙十一年(1672)。為張氏及其門人集體注釋。全書八十一篇,約四十萬字。張氏治學嚴謹,注釋本書,晝夜悟思,深究岐黃精義,善抒己見,對《素問》原文逐句注釋?!胺步浿姓鹿澴志?均釋得融洽分明”(浙江醫官局增補凡例)。盡管有所不足,但對學習《內經》仍有一定參考價值。有康熙九年(1670)刻本,光緒十六年(1890)浙江書局刻本,一九五九年上??茖W技術出版社鉛印本。 |
急救仙方 | 佚名 | 急救仙方,原不題撰人。約出于明代。十一卷,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另有《四庫全書》本六卷,是從《永樂大典》中輯出。此書內容分三部分。前三卷為明朝徐守貞所撰〈婦產急救方集〉,言救治婦產科疾病之方。分作妊娠諸疾品、產難諸疾品、產后諸疾品、婦女雜病品。卷四至卷五為〈濟陰品〉,撰人不詳。后六卷又為另一書,內言救治外科疾病方。分作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治傷損方、療瘡治法、秘傳五痔品、上清紫庭追癆方??梢姶藭巳N醫書合編而成,搜羅治婦產、外傷、痔瘡、癆瘵等類驗方頗多。其中卷十一收錄「凈明法中治癆療法」,似為明代凈明派道士編集。 |
道門經法相承次序 | 佚名 | 道門經法相承次序,原不題撰人,書中載唐天皇(唐高宗)問道于中岳潘尊師(潘師正),當系唐代上清派道士所作。南宋《秘目》著錄此書一卷。今《正統道藏》本分作三卷,收入太平部。此書內容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上卷一至八頁)概述道教及道門經法肇起原由,并解釋三天、三洞 、三君、十二部經、三乘、三界、四等、六度行、六根、四大、五蔭、三業、五苦、三涂等名同術語乏義,第二部分(上卷九頁——下卷二頁)是唐高宗與潘師正關于道教繹法之問答記錄檔,解答的問題有存三守一、發際九宮、六合寓、道教階梯證果、天尊名號階級、天尊十身、諸天圣真名號居處、諸真位業品級、三十六天名號、日月星宿之神、玄中大法師十號等等。第三部分(下卷二至十七頁)為道教法術名詞解釋,所釋名詞有二乘、一念、二景、二氣……等等,約百余條。第四部分(下卷十七至二十頁)摘錄《??罩遣亟洝?,解釋有關修持心性觀慧之名詞術語,如「三階」、「十心」、「十行」、「十回」、「十轉」、「十種障」等等。全書所釋道教經法名義約一百四十余條,實為一部解釋道教義理之小辭書。 |
太霄瑯書瓊文帝章訣 | 佚名 | 《太霄瑯書瓊文帝章訣》,撰人不詳。大約為南北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內言傳授《太霄瑯書瓊文帝章經》之科儀,分作《師資行事》、《太真九科》二篇?!稁熧Y行事》篇有書經訣、啟告訣、傳諱訣、法信訣,敘說傳經時寫經、齋告、存思經師名諱等儀式及所需法物?!短婢趴啤费詡鹘洉r應持守之科戒,按《太霄瑯書瓊文帝章》乃古《上清經》之一?!兜啦亍氛徊克铡抖凑嫣咸霈槙肥?,其第五卷中收入本書。 |
太上求仙定錄尺素真訣玉文 | 佚名 | 《太上求仙定錄尺素真訣玉文》,原題「西城金母王夫人受」,當系南北朝上清派道士偽托。原書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道士修行,須記誦諸天神名諱,方能定名仙錄。諸真秘諱皆書于尺素,由法師盟誓傳授,本書即法師傳授弟子之諸真秘諱。書中首載傳授尺素真訣之誓詞,其次從各種古道書中抄出諸多神仙真人之名諱、符箓、簡策、玉字內音、咒訣。征引古道書多至數十種,皆注明出處。篇末注稱「此卷后缺」,蓋已非全帙。 |
太上洞玄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 | 佚名 | 《太上洞玄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又名《諸天內音經》或《內音玉字經》?!腹澎`寶經」之一,約成書于東晉末南朝初。陸修靜《靈寶經目》已著錄。原本二卷,后分作四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題作《太上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另有敦煌殘抄本一件(P2431)。此經乃天真皇人講述。內稱東南西北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二天;各天之上有「天書玉字」八個,共有256字。此乃上天靈文,皆凝飛玄之氣自然形成,刻書玉簡,故稱「自然玉字」。修仙者若有其文,知其內音,書寫佩帶并念誦其文,即可度人無量,長生成仙。經文前二卷分述三十二天名稱、諸天玉字(符文)功用及書符佩帶方法。后二卷乃天真皇人解釋天書玉字之音義。以各天玉字編成五言八句洞章,共三十二章,并分別說明其章句旨義。 |
萬靈燈儀 | 佚名 | 萬靈燈儀,撰人不詳。約出于元代或明代。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威儀類。此篇為道教燈儀之一,用于燃燈供奉萬靈。所謂「萬靈」,并非特指某位天神,而是指一切神靈。凡能顯靈降世,護國救民,利人濟物,有求必應之神,皆可供奉。修道者可根據自己需求愿望,選定某位神靈燃燈供奉,禮贊啟告,祈求消災降福。 |
土司燈儀 | 佚名 | 土司燈儀,撰人不詳。約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威儀類。此篇為道教燈儀之一。內稱凡興土造作,觸犯太歲尊神或土司禁忌,即有災禍。此時應建醮燃燈,供奉九方星君,祈福消災。所謂九方星君,即東方震宮大圣三綠星君、東南方巽宮四碧星君、南方離宮九紫星君、西南方坤宮二黑星君、西方兌宮大圣七赤星君、西北方干宮大圣六白星君、北方坎宮大圣一白星君、東北方艮宮大圣八白星君、中宮大圣五黃星君。此九方星君依九宮八卦象數及方位排列。 |